中空注漿錨桿的錨桿體采用中空設計,桿體中孔作為鉆進高壓風水通道和注漿通道,與實心桿體相比,中空桿體設計可獲得更好的剛度和抗剪強度。錨桿體外表面全長標準大螺距螺紋結構,螺紋結構便于錨桿的切割和接長,與光滑桿體相比增加了錨桿體與注漿材料的粘接面積從而提高了錨固力。
中空注漿錨桿是煤礦開采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礦體支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錨桿的特性和使用錨桿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發(fā)揮錨桿支護作用和保證礦體穩(wěn)定的前提,了解錨桿的一些使用注意事項,防止意外發(fā)生。
中空注漿錨桿的操作步驟:
(1)中空注漿錨桿尾部是整個桿體中受力復雜、易發(fā)生破壞的部位。對錨桿螺紋段進行了受力分析,得到由于變徑導致螺紋部分局部產生2-3倍的應力集中;由于托盤與球墊間球面回轉不合理,導致兩球面間發(fā)生自鎖使錨桿的受力急劇惡化甚至斷裂。
(2)中空注漿錨桿安裝角度過大且拉應力達到一定值時,長期受載會造成錨桿尾部螺紋段彎曲并出現(xiàn)裂紋甚至斷裂;當施加的預緊扭矩大于600N''m時,錨桿受到的復合應力接近材料的屈服應力,錨桿先從彎曲處產生裂紋,進而裂紋拓展導致錨桿未達到破斷拉力時發(fā)生斷裂。
(3)中空注漿錨桿拉彎扭、拉剪扭及拉彎剪扭組合作用為井下錨桿安裝過程中常見的受力狀態(tài),越靠近固定端應力越大,因此不利位置為固定端。
(4)錨桿垂直打設、調心球墊重新設計、錨桿預應力全長錨固、錨桿預緊扭矩調整為400N.m等優(yōu)化方案,從而減小有害受力對桿體的影響。